——從中華文化法統看中共政權合法性之斷裂
一、問題提出:誰在代表「中華文化」?
「統一臺灣」是中共政權建政以來始終強調的戰略目標。中共對臺灣的主張,不僅是對領土完整的聲稱,更隱含著一種「法統繼承」的主權訴求。中共建政後,在官方話語中將自身表述為「中華文明的繼承者」、「中國唯一合法政府」,而將中華民國政權貶為「歷史遺留問題」。
然而,當我們從文化與文字的角度反觀兩岸現狀,會發現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現象:
- 中共自1950年代起推行簡化字與漢語拼音運動,系統性改造傳統語言結構;
- 同時發動「破四舊」、「文化大革命」等政治運動,破壞宗廟、焚毀典籍、禁絕儒道釋;
- 而中華民國政府雖然退守臺灣,卻完整保留了正體漢字與以「文言—白話並存」為核心的中華語言傳統;
- 更在教育、出版、宗教信仰等層面,持續推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。
這就引出了一個根本問題:中華文化的真正傳人是誰?政權合法性是否只能靠地理疆域與軍事控制來判斷,還是應以文化法統為依據?
二、正體漢字的文化內涵:不僅是文字,更是文明的符號
正體漢字(繁體字)並非只是筆劃複雜、書寫緩慢的「舊文字」,它的結構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象與宇宙觀。
- 「義」字,從「羊」從「我」,體現「我以羊祭祀天地」之仁心;
- 「聖」字,從「耳」「口」「王」,意為「以耳聽、以口言,合乎王道」;
- 「德」字,形聲兼會意,「彳」表行為之路,「直+心」表正直之心行道。
這些字形的構造,不僅記載了古人的哲學與倫理,也承載著中華文化「敬天、重德、慎言、守禮」的價值觀。
而簡化字則在現代主義語境中,大量透過機械刪減、形體變異完成「降格書寫」:
- 「聖」簡為「圣」,僅存「呈」形;
- 「愛」簡為「爱」,去「心」而存「友」;
- 「產」簡為「产」,取消「生」與「立」的繁義。
這類簡化無可避免地造成了對字義的「去文化」、「去宗教」、「去象形」處理,使漢字逐步變成現代行政工具,而非文化載體。
三、中共語言文字政策與文化斷裂
中共的簡化字與「普通話」推廣,起源於蘇俄發起的漢語拼音化運動。在受到抵制後簡化字和拼音標註讀音,但在宣傳中聲稱是為了提高識字率與國家現代化治理效率,在實踐中伴隨著深刻的文化結構改造:
1. 意識形態層面的反傳統:
- 1958年全國人大決議《漢字簡化方案》強調「掃除封建殘餘」;
- 文化大革命時期打砸孔廟、焚毀儒家經典、紅衛兵更在街頭批鬥書法家;
- 「語言現代化」運動將「國文」改稱「語文」,基礎教學中去除文言文教學內容,傳統古籍遭到「掃盲式」簡化改編。
語言政策成為政權意識形態的延伸工具,在此過程中,文字、口語、文化三者之間的「歷史連續性」被人為中斷。
2. 文化認同結構的改變:
- 簡體字取代繁體字,不僅是在字形層面,更是在文化結構上「選擇性遺忘」;
- 取消「國學」科目、封殺民間信仰、限制宗祠民祭等活動,使社會文化認同從「祖先神傳文化」轉向「黨國敘事」。
這種文化工程,雖有現代治理效率上的蠅毫之利,卻在長遠歷史尺度上,造成對中華文化認同鏈條的根本損傷。
四、臺灣與中華傳統文化的保存
反觀臺灣,中華民國政府自1949年退守後,雖然面臨國際孤立,但在文化政策上,採取了「保守主義現代化」路線:
- 保留正體漢字,持續出版《四書五經》《資治通鑑》等傳統經典;
- 教育體制保留「國文」課程,強調詩詞、古文、書法、訓詁等傳統;
- 弘揚儒道佛三教並重的多元宗教文化,廟宇、宗祠遍佈城鄉;
- 推動民間書法、國學、吟誦、民俗節慶持續活躍發展。
臺灣的現代性,並非以「文化拋棄」為代價,而是在「文化延續」中完成社會治理現代化。這種體制內的文化保守主義,構成了台灣成為中華文化在21世紀的主要延續者。
五、從文化法統看政權合法性:中共的困境
傳統中國政治哲學將「合法性」視為「天命」的體現。《尚書》曰:「天命有常,惟德是輔。」《禮記》曰:「得眾則得國,失眾則失國。」
現代國家合法性,雖以人民主權為根基,但文化法統仍具有關鍵價值,尤其對一個強調自身「歷史文化傳承」的國家而言。
從這一視角出發,中共政權在以下方面呈現出「合法性斷裂」:
- 文化斷裂:簡體字政策、文革破壞、意識形態主導語言改革,割裂了自身與中華文化主軸的聯繫;
- 歷史斷裂:否定中華民國在政治與文化上的傳承,使自身處於一個「斷裂型建構」的身份中;
- 認同危機: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資訊開放,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重新關注傳統文化,反思「黨國等於中國」的敘事,文化認同重建已脫離中共話語控制。
而臺灣地區恰恰在文字、語言、文化、教育、宗教、禮俗等維度延續了「中華傳統」,並透過自由社會機制促進文化的多元復興。這種軟實力構成了對中共「中華正統」自我敘述的根本性挑戰。
六、結語:中華文化不僅是記憶,更是權力的基礎
倉頡造字,開啟了中華文明以文字傳承文化的傳統。而正體漢字正是中華文化法統的物化形式,是中華歷史認同的結構性符號。
當中共以國家暴力與意識形態重構語言時,所切斷的不僅是筆劃的複雜與否,更是對整個中華文化「法統合法性」的摧毀。
換言之:中共並非沒有中國的統治權力,但它正在失去中華文明的繼承資格。
中華不是一個地理概念,不是民族血統的標籤,而是一套文化認同的系統工程。
而誰在承載這套文化、保護這套系統、傳承這套精神,誰才是真正的「中華政權」合法繼承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