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17 7 月, 2025
spot_imgspot_img

Top 5 This Week

spot_img

Related Posts

重塑美国国家金融主权的三大战略支柱

这个思路可以被概括为:

以产业为实体锚、以税制为动力锚、以信息/稳定币为货币锚,推动国家从国际金融秩序的被动角色中脱身,实现货币自主与国家主权重建。

下面从五个层面系统分析川普这一战略逻辑,以及其政治、金融与国家治理上的深远意义:

🏗️ 一、以关税促产业回流:恢复国家主权的产业基础

核心思路:

川普自2018年发动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规模关税战,其根本目标并非仅仅是“打击对手”,而是试图倒逼资本和制造业回流美国,重建本土制造与产业结构。

成效体现:

  • 制造业回流潮:自2021年起,美国制造业在半导体、医药、汽车等领域重新布局本土,尤其《芯片法案》《基础设施法案》等配合政策推出,吸引巨头回归(如台积电、三星、Intel在美设厂);
  • 就业与供应链重构:在去全球化与“友岸外包”背景下,美国对战略产业链的控制力显著增强。

影响:

  • 为实体产业提供稳定货币锚点;
  • 削弱国际金融对国内就业和生产的抽水效应;
  • 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特征开始强化。

💰 二、“大而美法案”与税制重塑:削减对国家的内部掣肘

逻辑:

通过财政手段与税收激励,对国家经济结构进行主动重塑。减税是为吸引资本回流、激励本土投资、鼓励高收入阶层将资金留在国内。

关键政策:

  • 企业所得税延续2017年减税方向
  • 增加对高净值人士的抵扣激励(如SALT扩展)
  • 缩减对绿能补贴的依赖,转向国防与技术投资
  • 收紧福利、鼓励劳动参与率提升

战略目的:

  • 形成以“本土纳税+本土消费”为内循环核心;
  • 削弱国家财政依赖债务融资,建立税收稳定锚点;
  • 配合产业政策,驱动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与基础设施。

💳 三、稳定币+信息系统:构建数字主权货币机制

当前状况:

  • 稳定币(如USDC、USDT)已广泛用于国际清算
  • 2024年开始,美国财政部与Circle、PayPal等合作测试监管稳定币制度
  • 稳定币成为“新美元体系”的基础设施”,绕过SWIFT,直接在全球使用美元结算

川普潜在目标:

  • 推动私人主导但受国家背书的美元数字化发行体系
  • 以“美元稳定币”替代中央银行独占的货币发行权
  • 借助科技巨头与加密金融系统实现低成本全球美元流通

结果是:

  • 国家脱离对传统央行工具的唯一依赖;
  • 货币不再以“黄金”或“国债”锚定,而以“国家信息系统、产业输出、税收能力”锚定;
  • 构成“信息-产业-税收”三位一体的货币发行基础。

🪙 四、美国式“货币主权”的重建:对抗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

长期以来,美国虽主导美元体系,但本国货币政策受制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反应,尤其在QE后期出现以下困境:

  • 债务泡沫化:以国债为基础的货币体系难以长期可持续;
  • 华尔街主导:货币发行利益被金融资本截流;
  • 实体经济空心化:金融利益与国家利益逐渐脱节。

川普逻辑是:

  • 美元锚点应回归“国家产业与财政主权”,而非全球金融市场信心
  • “让美元为美国服务”,实现货币的国家控制而非市场操控
  • 通过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、税制调节、数字通道(稳定币/平台)取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。

这实际上是一次从“金融帝国”向“国家资本主义金融主权”的深刻转型


🇺🇸 五、最终目标:让美国再次伟大

“Make America Great Again”在川普战略逻辑中,不是口号,而是一种系统性国家重构

战略领域重建方向对抗对象
产业主权实体制造链、战略技术链中国制造/全球化外包体系
财政主权减税+控支+军费优先福利泛滥/债务依赖
金融主权稳定币、平台货币、私营数字货币美联储+华尔街金融寡头
货币主权信息系统、产业税源锚定发行权国际清算体系与金融资本
政治主权民粹+本土主义取代全球主义深层建制派、国际组织

📌 结语:未来的观察点与风险

三大观察关键:

  1. 稳定币法制化是否纳入国家货币框架
  2. 税改+减支是否真正缓解赤字依赖
  3. 资本回流是否能带动“再工业化”落地

风险提示:

  • 稳定币滥用可能导致监管真空;
  • 产业回流过程中的通胀与供应链震荡;
  • 国际资本或转向其他避险货币(如数字人民币、欧元、黄金等)对冲美元主导地位。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Popular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