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ly 3, 2025
spot_imgspot_img

Top 5 This Week

spot_img

Related Posts

📄 水下/半潜水无人舰(SUUV-TWI型)技术规格书


一、系统名称

SUUV-I型水下/半潜水无人攻击平台
(Small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– Type I)


二、作战用途

  • 对敌水面舰船、两栖登陆艇进行潜伏打击
  • 构成台海“智能伏击网”防御体系之一
  • 具备自主导航、敌我识别、自主攻击、集群协同等功能

三、总体结构

模块名称主要构成
舰体结构流线型潜航壳体 + 模块化载荷仓(可更换战斗部/诱饵等)
驱动系统电动双桨推进 + 筋状尾鳍控制系统
能源模块高能密度锂电池包(可换式)+ 太阳能辅助浮航充电层
控制系统战术AI芯片 + 惯导 + 海底地形匹配定位 + 模拟声波通信链
通信模块加密短距声波组网 + 上浮中继通讯浮标 + 作战断链自决系统
导航系统INS(惯性导航)+ 地形对照 + 被动声纳 + 多路径避障
武器系统可装载1枚重型鱼雷 或 2~4枚轻型反舰爆破弹 或自杀式撞击弹头

四、性能参数

类别指标
外形尺寸长度:4.5 米;最大直径:0.6 米
重量自重约 1800 公斤(不含战斗部)
最大潜深≥150 米
巡航速度10 节(18.5 km/h)
突击速度≥30 节(55 km/h)
续航能力≥600 公里(低速全潜状态)
持航时间连续待机 ≥72 小时,潜伏模式下 ≥15 天
生存能力RCS抑制设计、静音推进器、浮航自充、抗爆壳体
通信方式战术声波中继通信(≤20 km),自主浮标上浮卫星链路(≥200 km)
导航精度≤3 米(地形辅助匹配+声学定位)
AI智能等级可进行自主决策、自主目标筛选、自主路径规划、群体作战协调
控制方式默认自治断网作战,可远程遥控介入、更新任务载荷

五、战斗部配置选项

A. 反舰攻击型

  • 1枚“微型自引导鱼雷”
    • 重量:450公斤
    • 引导方式:主动/被动声纳
    • 射程:10km
    • 装药:高爆成型战斗部,可击穿300mm钢装甲
    • 爆炸模式:触发 + 延迟爆炸

B. 群体围猎型

  • 4枚轻型磁控爆破弹
    • 适用于围猎中型舰船
    • 水面/浅层触发,可磁性感应敌方目标

C. 自杀式撞击型

  • 弹头内嵌于舰体前端,撞击即爆
    • 爆炸当量:250~400公斤TNT当量
    • 高速突防用

六、任务能力与战术功能

功能类别描述
巡航与待机可长期海底待机,定时或遥控启动战术模式
区域伏击可部署于战术扇面内,实现自动接敌后攻击、对舰拦截
集群打击与周围SUUV群组自动共享目标信息,选择最优打击分布
诱饵/干扰可安装电子干扰发射器或声纳诱饵模块,主动吸引鱼雷/声呐
战损处置被敌击中或控制丧失后自动销毁机密芯片、电池包自爆机制
环境适应可在台海高盐、潮汐剧烈、底质复杂、低能见度条件下稳定运行

七、智能系统规格

模块名称规格参数
主控芯片自研神经网络推理芯片(台积电5nm代工),算力≥2 TOPs
视觉系统水下红外摄像头+激光测距模组(用于浮航/临近打击)
声纳系统360°环绕被动式 + 120°前向主动探测
AI功能目标分类、路径规划、集群分布优化、自适应能耗管理
安全机制安全引导码+远程自毁模块+抗捕获断电系统

八、战场部署与维护

  • 布署方式:可由拖船、潜艇、无人艇携带预布设;战前静默入位
  • 更换周期:每60天更换电池与系统维护(浮航自动更新状态)
  • 港口操作:配套电池更换滑轨、AI芯片自动热插拔平台
  • 战时激活:远程指令唤醒、时序启动、接敌感知触发三重冗余方式

九、生产与维修标准

  • 模块标准化:战斗模块/推进模块/能量模块/控制模块完全可插拔
  • 生产材料:高强度复合材料(环氧+石墨碳纤维),防腐耐压
  • 平均单价(量产后):新台币 350~400 万元
  • 平均寿命:战斗部署6次 或使用寿命3年

十、法规与协议兼容性

  • 兼容 NATO STANAG 4586(无人系统控制架构)
  • 具备自定义频段通信协议与低可探波形
  • 符合《台湾国防自主武器采购法》相关规范
  • 可与盟军无人系统接口对接(美日联合协作模式)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Popular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