🧒 第一阶段:10–18岁 — AI启蒙与人机互动入门
目标:建立人工智能基本认知与协作体验,激发技术兴趣,打通逻辑与创造力基础。
模块名称 | 核心内容 | 实践活动 |
---|---|---|
AI是什么? | 人工智能简史、弱AI与强AI、日常应用示例 | AI角色扮演游戏、AI助手体验日记 |
编程逻辑入门 | Python / Scratch 编程、If-Else逻辑、变量与循环 | 制作聊天机器人、小型迷宫导航程序 |
简单Agent模拟 | 状态机、动作选择、奖励机制 | 模拟扫地机器人、AI宠物设计 |
人机协作项目 | AI助手参与学习任务、智能学习工具使用 | 与ChatGPT共同写科幻故事、AI画图比赛 |
📌 关键能力:数据意识、逻辑思维、人机交流、自主探索能力
🧑 第二阶段:18–25岁 — 多Agent系统与AI产品开发
目标:进入Agent系统设计阶段,掌握模型构建与人机协同策略,完成项目式产品开发。
模块名称 | 核心内容 | 实践活动 |
---|---|---|
多Agent系统基础 | 感知-决策-行动循环、多Agent博弈、分布式协作原理 | 设计多Agent送餐系统仿真模型 |
AI工具箱实操 | GPT、Claude、AgentGPT、AutoGPT等工具训练 | 多AI并行写作协同、任务自动化 |
Prompt Engineering | 指令设计、上下文嵌入、角色塑造 | 用Prompt构造团队AI助手体系 |
AI原型设计 | 从产品构想到Agent系统架构图、微服务整合 | 用AI建原型网站 / 招聘系统 |
Agent伦理与偏差 | 算法歧视、幻觉问题、权责模糊 | 分析AI伦理案例、角色扮演审判游戏 |
📌 关键能力:系统设计思维、协作能力、问题分解与建模、AI责任意识
👨💼 第三阶段:25–35岁 — AI治理、系统建模与组织设计
目标:将AI嵌入社会系统与组织治理层面,处理复杂博弈、责任归属与技术管理的整合。
模块名称 | 核心内容 | 实践活动 |
---|---|---|
AI驱动组织 | AI在企业管理、招聘、决策中的作用 | 设计“人-机混合型初创公司” |
多智能体决策系统 | 协商机制、联盟策略、演化博弈 | 模拟AI议会/元宇宙治理博弈 |
技术伦理与法律 | 算法透明度、智能体法律地位、合规审查机制 | 撰写AI使用伦理白皮书、审议AI监管法案草稿 |
AI时代领导力 | AI决策辅助 vs 人类直觉、信任系统构建 | “AI为辅”组织领导沙盘演练 |
系统性通才项目 | 综合应用技术、战略与伦理解决社会问题 | 开发AI+教育 / AI+医疗 / AI+城市治理提案 |
📌 关键能力:跨层级战略思维、组织理解力、政策设计力、伦理判断力
🧓 第四阶段:35岁+ — 人机共存、文明方向与AI哲学
目标:从宏观视角反思AI对文明、自由、人的本质的冲击与协同演化路径。
模块名称 | 核心内容 | 实践活动 |
---|---|---|
AI与人类本体 | 自由意志、意识模拟、拟人化争议 | 小组辩论:AGI是否拥有道德资格? |
人工意识与文明演化 | 信息论、认知边界、心智外包史 | 撰写文明转型纪实小说《人后纪元》 |
哲学沙龙:人—机—社会 | 海德格尔、图灵、阿西莫夫思想专题 | 研读+再创作AI版《尼采如是说》 |
数字社会治理实验 | 自组织系统、透明政治、去中心控制 | 设计“未来AI社会治理沙盘”模拟器 |
AI信仰与人文使命 | 智能社会中的宗教、意义与伦理未来 | 对比东西方AI观:佛性·灵魂·代码 |
📌 关键能力:哲学反思力、文化融合力、未来预判力、价值赋能力
📌 附加模块(跨阶段):系统通才核心“横向”训练单元
模块 | 描述 | 应用方式 |
---|---|---|
技术 x 管理 | 将AI与组织决策/团队结构融合 | 项目模拟、商业沙盘 |
技术 x 社会 | 人机协同公共问题解决 | 智能交通/医疗AI议案设计 |
技术 x 哲学 | 探讨机器伦理与人类未来 | AI伦理研讨会、沉浸式剧场 |
🧠 教育目标总结
能力域 | 教育产出 |
---|---|
技术思维 | 具备构建Agent与使用AI的能力 |
系统思维 | 可从技术跨越至组织、社会、战略系统 |
道义思维 | 具备判断责任归属、权力边界、公共伦理的能力 |
创新能力 | 能引领AI赋能的社会新结构与产品体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