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15 9 月, 2025
spot_imgspot_img

Top 5 This Week

spot_img

Related Posts

为什么习近平总要“讲政治”?

——从成本逻辑看中共体制的困局

摘要

本文试图通过“实施成本—风险成本—机会成本”三分法,分析习近平时期中共强调“讲政治”的根源。文章认为,当最高领导人缺乏有效治理能力时,机会成本急剧上升,而在中共高度集权体制下,替代路径被消灭,导致全社会的风险成本系统性放大。“讲政治”并非治理能力的体现,而是制度性无能的掩盖机制。本文通过疫情清零政策、经济管控及外交博弈的案例,揭示这一逻辑,并指出其对中共体制未来的深远风险。


一、理论框架:三类成本的治理逻辑

在现代治理学和经济学分析中,成本通常不仅指狭义的财务开支,还包括制度运行的风险与机会损失。可将其分为三类:

  1. 实施成本:政策执行中所需的资源投入,包括资本、劳动力、制度协调等。
  2. 风险成本:因政策不确定性或外部冲击导致失败或损害的代价。
  3. 机会成本:因选择某一政策而放弃其他可能性所带来的损失。

在正常的理性决策过程中,政府应通过制度化讨论和多元博弈,尽可能降低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,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。

然而在中共体制下,最高领导人的意志往往压倒制度化的纠错机制。习近平提出的“讲政治”,在实质上意味着排斥多元意见、消除替代路径。其结果是:领导人水平的不足被制度放大,机会成本与风险成本由整个社会承担


二、领导人水平不足与机会成本的放大

在政治学中,领导人能力的不足并不必然导致制度性灾难。多数民主国家或多元制体系能够通过制度平衡机制,将个人失误转化为有限成本。

但在习近平时期,领导人政策判断屡次出现方向性错误:

  • 产业打压:对互联网平台、教育行业等的突袭式整顿,导致资本信心丧失。
  • “共同富裕”运动:以政治口号替代制度设计,挤压民间财富与消费空间。
  • 国际关系处理:激烈的对抗性言论与政策,加剧外部孤立。

这些错误本身属于领导人认知偏差,但由于机会成本被无限放大,替代性方案被压制,最终转化为全民的沉重代价。


三、“讲政治”的制度逻辑:消灭替代选项

习近平所强调的“讲政治”,不仅是个人意志的延伸,更是制度运行的关键逻辑。

  1. 政治忠诚优先于专业判断
    • 在清零政策中,医学专家的科学意见屡遭忽视。
    • 地方政府因“讲政治”被迫强化封控,即便经济与民生代价极高。
  2. 统一口径压制政策分歧
    • 在经济政策上,任何不同声音被视为“不讲政治”。
    • 这使得制度内无法形成对政策的有效制衡。
  3. 个人意志被神化为制度必然
    • “两个确立”“两个维护”成为政治铁律,实质上是将领导人意志与制度合法性绑定。

结果是:一旦领导人决策错误,社会失去了分散风险的可能性,风险成本呈现出系统性特征。


四、案例分析

(一)疫情清零政策

清零政策初期确有防控成效,但随着病毒变异,其成本结构迅速恶化。

  • 实施成本: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核酸、封控、隔离。
  • 风险成本:物流受阻、产业链断裂、社会冲突频发。
  • 机会成本:错过逐步与国际接轨的防疫转型窗口期。

由于“讲政治”,所有替代路径(如精准防控、分级管理)被否定,最终将错误决策拖延至社会无法承受的临界点。

(二)经济治理与房地产依赖

习近平上台后试图用“去杠杆”“共同富裕”重塑经济结构,但缺乏系统设计。

  • 在房地产依赖已极度危险的情况下,盲目打击却无替代产业支撑。
  • 风险成本表现为债务危机与失业潮。
  • 机会成本则是错过高科技与产业升级的窗口。

(三)外交策略与中美关系

在中美贸易摩擦中,习近平的密令是“不作实质让步但保持接触”。

  • 实施成本:维持高关税背景下的对话。
  • 风险成本:进一步激化对抗,供应链外移。
  • 机会成本:放弃通过制度性谈判换取长期稳定的空间。

最终的结果是,中共在对外政策上陷入“僵持—退让—再僵持”的循环,缺乏战略灵活性。


五、结论:制度性无能与未来风险

“讲政治”在习近平话语体系中被塑造成政治忠诚的代名词,但其本质是制度性无能的表征。

  • 从治理逻辑看,其消灭替代选项,使领导人错误转化为全民灾难。
  • 从风险社会理论看,其将个体的不确定性转嫁为社会系统性风险。
  • 从历史经验看,类似苏联后期“以忠诚替代专业”的逻辑,往往导致体制性崩塌。

随着实施成本与风险成本的持续累积,中共体制的可持续性正面临极大挑战。所谓的“讲政治”,并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可能成为压垮体制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
📌 研究启示
未来研究会进一步结合政治经济学与风险管理理论,评估中共体制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下的脆弱性,并追踪“讲政治”话语与政策失败之间的因果链条。

叶利钦169号总统令的“...

0
摘要 本文以1991年11月6日鲍里斯·叶...

中国人口减少对社会、政治...

0
一、人口减少的趋势与背景 从图表与...

二战后国际秩序面临中共挑...

0
一、二战前后的秩序差异 二战前:国际秩序...

中共扩张与合法性演变分析...

0
1. 中共“服务国家 vs 服务意识形态”的矛盾...

中共两条腿走向两个方向的...

0
中共自改革开放以来,始终处在一种“两条腿走路”的...

分情景、可检验假设下的中...

0
查到的最新数据、权威预测和可观测信号汇总后,做出...

皇帝与文官:从斯大林到习...

0
导语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图景,往往是“皇帝与...

铁打的衙门与崩塌的中央:...

0
引言 “铁打的衙门,流水的官”这一...

中国房地产游戏:中共如何...

0
一、历史背景:从“金融战”到金融恐惧 19...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

Popular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