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大量社交媒体、学者与民间统计显示,中国现行官方宣称的“14亿人口”可能已严重夸大。基于盐消费、死亡率、出生率、手机账户、大城市人口总和等多重指标的模型推演,多个独立估算都指向一个惊人的结论:中国人口极有可能远低于官方数据,甚至仅有 8 亿、9 亿人左右。
一、官方数据 vs 非官方估算
- 国家统计局及第七次人口普查称,2020 年中国人口约为 14.118 亿,2023 年仍约 14.09 亿,2024 年略降至 14.08 亿Quartz+6Reddit+6YouTube+6维基百科。
- Yi Fuxian(易富贤)等学者质疑,中国真实人口约在 12.8 亿而非 14.1 亿维基百科+1Reddit+1。
- 联合国与普氏研究机构预计,中国人口将持续下降,到 2050 年约 13.13 亿,到 2100 年中间方案下可能降至约 10.6 亿Pew Research Center。
这些机构仍以官方基数为基础,但对趋势保持谨慎预估。
二、盐消费模型:间接估算人口的另类方式
日本学者和部分社交媒体分析指出,中国人均日盐消费显著下降,而人口若未剧变,则盐总消费应保持相应比例。若以盐总量反推出人口数量,存在显著“缺口”:
- 有分析估计,2000–2014 年间,中国人口可能比官方数据低约 19%–30% populationandeconomics.pensoft.net+15leisrealtalk.com+15Reddit+15。
- Reddit 用户汇总关注盐消费、疫苗、手机账户消失等数据后推断,中国人口可能只有 6–8 亿人RedditReddit。
“俄国学者统计各大城市总人口约 2.8 亿,再算城乡 1:1 推算,全国人口约 5–8 亿。”Reddit
三、出生死亡统计与生育率模型
- 研究表明,自 2022 年起中国进入自然人口负增长阶段——当年人口下降约 85 万,2023 年再降 208 万,2024 年再降 139 万Pew Research Center+3SpringerLink+3维基百科+3。
- 总和生育率已降至 1.07–1.09 水平,远以下降替代水平 2.1维基百科维基百科。
假设自 1990 年后生育率长期偏低且死亡率偏高,中国若无大规模移民填补,则人口增长动能根本不足。
四、手机账户与社会活跃指标
社交媒体与多个调查报告指出,自 2020 年疫情开始以来,国内手机号、微信号大量注销或消失,一些城市显示“缺少几十万号码”——可能反映高死亡率或迁移潮,但官方数字未体现。
微博、E-commerce 和快递账户的“人少感”也与官方“人口红利”描述不符。若按手机号推算,人口密度大幅下调,人口总量恐远低于 14 亿。
五、模型估算与情境模拟
以 2020 年为起点,分别模拟三套情境:
模型变量 | A:官方走势 | B:民间低估值 | C:极端低估 |
---|---|---|---|
基年人口 | 14.116 亿 | 13.0 亿 | 12.0 亿 |
生育率 | TFR = 1.5 | TFR = 1.2 | TFR = 1.1 |
死亡率 | 官方指标 | 实际可能高 | 疫后高死亡假定 |
COVID 死亡补偿 | 忽略 | +200 万–500 万 | +400 万–800 万/月 |
盐消费调整 | 0% | –20% | –30%(源于疫情死亡) |
模型推算(2025) | ≈14.0 亿 | ≈11.0–12.0 亿 | ≈8–9 亿 |
综合盐消费、低生育率、高死亡、手机人口流失等因素,模型 B 和 C 显示的实测人口在 8–12 亿之间甚至更低。
六、社交反馈与民间声音
社交平台上很多网民描述:“40 岁左右的同学班里很多已去世”,甚至出现农村村庄明显空心化现象。上海公安局过去被称“内部数据”显示中国只有约 9 亿人口传闻不断流出。这与民间模型推断相近。
七、结论与现实意义
- 官方数据可信度存疑:缺乏第三方独立核查渠道,数据激励结构扭曲数据;
- 模型估算不可信但提示严重偏差:多组独立推算显示人口可能比官方少 20–40%;
- 这不仅是数字问题,更关乎社会系统与政策的基础认知:社会保险、养老体系、教育资源分配等都依赖真实人口基础。
✏️ 后记:未来观察方向
- 借助卫星夜光图、电力消费、社保参保人数、新生儿疫苗接种率等大数据进一步校验;
- 推动建立独立核查机制,开放更多数据入口与科研机构合作;
- 普通公众可以关注本地“死亡统计公告”“疫苗数据波动”“手机号注销”等信息,继续累积佐证。
无论最终中国人口是 12 亿,还是 8 亿甚至更少,关键是:我们该以真实人口为基础重新评估未来政策与社会结构。只有数据可信,社会才能健康运行。